孕育人才,價值培育
身為國內鐵路產業中唯一的高速鐵路營運公司,員工為我們的核心動能之一,而培育專業人才亦為我們重要使命之一,2017年人力結構與2016年相比並無重大變動。

註1:管理階層的定義為課級以上主管。
註2:2015年與2016年計算公式為該類別人數/該性別總員工數;而2017年計算公式調整為該類別人數/總員工人數。
註3:因呈現數據已四捨五入,部分數據總額與100%有些許落差。
包容平等的員工任用
專業訓練是台灣高鐵責無旁貸的責任,因此我們對人才進用的標準不因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國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員工薪酬、任期、工作條件與就業權益上,均依循國內相關法令,如:勞動基準法、就業服務法、性別工作平等法等規範。
新進員工統計


離職員工統計


2017年離職率較近5年平均離職率10.1%大幅下降。
歷年離職率

註: 離職率=該年離職人員/ 該年年底總員工數
在身障者進用方面,除在招募網站上設置身心障礙人員招募專區,更根據不同職務特性,聘任身心障礙員工,2017年超額進用49名身障者員工,其中有16名員工為重度殘障。在原住民進用方面,2017年共進用5名原住民,累計任用48名原住民,未來將持續透過各種管道進行招募,確保員工多元性。
員工薪酬
為協助員工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基層員工的起薪水準皆優於臺灣基本薪資。員工敘薪上,皆依工作經驗、學經歷、專長及證照等核定待遇,不會因性別或族群而有所差異,亦藉由透明化薪酬政策,將營運績效回饋給員工。ㄧ般員工在女男薪酬比例之差異,主因為技術專業人員多為男性,而其勞務性質之薪酬較其他職務高,但管理階層的女男薪酬比例接近,顯示台灣高鐵薪酬政策的平等性。另為保護借調人員與派遣人員之權益,其薪資均由台灣高鐵核定,並要求仲介公司提供其勞動契約與薪資相關文件,以確保人員的薪資符合核定之額。本公司訂有「薪資管理辦法」做為員工敘薪之依據,且積極掌握市場薪資水準並定期檢視本公司之薪酬政策,並依「薪資給付辦法」明訂工作津貼及獎金,以體恤及獎勵員工在工作上的努力付出,相關獎金亦視公司財務狀況、營運狀況及個人工作績效核給。本公司在經營成果分享上也發放年終獎金與績效獎金,並有相應之調薪機制,提供員工良好的薪酬福利條件。

培訓新進員工
對所有新進人員,我們規劃為期四天的新進人員訓練,同時也安排場站參訪,增進新進人員對於高鐵列車機械構造及系統運作的初步認識。
不僅如此,在新進人員訓練中,也強化公司價值觀宣導、員工行為準則及道德行為準則說明,提升我們對反貪腐的政策要求及支持。此類別宣導約1.5至2小時,2017年,接受誠信經營相關訓練的在職員工總人數為276人,占全體員工6.26%。另2018年,接受誠信經營相關訓練的在職員工總人數為3,602位,占全體員工81.7%,合計約5,403人時。

專業職能訓練
台灣高鐵的訓練體系分為兩大主軸,分別為「安全」與「服務」,並在高鐵專屬的訓練系列課程中導入核心職能、專業職能、管理職能及工作效能等四大職能構面,以內部講師為骨幹,提供完整的職能訓練體系課程。我們於2009 年建置「訓練管理及數位學習系統」,2017年進一步提供行動學習App,員工可透過此系統查詢訓練課程資訊、內部講師授課紀錄、個人學習紀錄與訓練相關報表,還能與內部講師互動,以加強學習效果。
四大職能訓練構面

我們依據不同職務要求,讓第一線專業技術及服務人員接受職務所需訓練,並通過一系列嚴謹的資格認證,包括課堂、實作、實習、測驗與評鑑,以及每年的複訓和事件模擬演練。尤其是高鐵的列車駕駛,除了需接受長達八個多月且超過1,300 小時以上的駕駛專業課程外,完訓後還須取得公司內部駕駛訓練檢定合格資格,再通過交通部高速鐵路列車駕駛執照檢定,並取得駕照後,始得上線執勤。
教育訓練成果
台灣高鐵訓練模式主要區分為內、外部訓練課程、線上數位課程與實作演練等,滿足員工對學習的高度熱忱及我們對於專業技能的高標準要求。
訓練時數

2017年投入人時最多之訓練類別為高速鐵路專業訓練之運轉服務類、維修類及鐵路安全等訓練課程,為專業職能構面中各類專業人員之訓練系列課程。2017年課級員工教育訓練,男性訓練時數較女性訓練時數低,係因部份訓練課程遞延至2018年再執行所致。
另配合組織調整,為使新任與近兩年上任之課級主管更有效率的管理,人力資源處特規劃為期兩天的主管管理實務研習營,課程內容涵蓋各部門業務介紹及管理實務分享。針對一般員工則提供個人資料保護法、性騷擾防治及資訊安全防範宣導等線上課程。
培育內部講師
台灣高鐵持續進行內部講師培育訓練,以因應每年近3,000 堂安全、服務、技術等專業課程自辦訓練之需求。內部講師人選是由專業技術、服務、安全及管理等單位之資深人員或主管的遴選與推薦,並通過企業內部講師培訓課程及實戰演練認證後,始得對內授課。在2017年,共培育24位合格之內部講師,截至2017年共培養主要授課講師約686位,平均授課時數為73小時。
在地產學合作,培育優秀人才
為增進大專院校學子對高速鐵路的認識,為鐵道產業培育人才並促進產學互動交流,積極推動多項合作計畫。
培養未來人才-大學生暑期體驗實習計畫
台灣高鐵自2014年起舉辦「大學生暑期體驗實習計畫」,每年提供50個名額,在為期二個月的暑假,提供豐富多樣的知識與實務課程。
另為協助學生認識鐵道產業,並吸引優秀人才,台灣高鐵於2017年7月新推出首屆暑期維修實習生專案,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主要合作學校,共錄取9名維修實習生,讓他們參與專案規劃、整合及執行,並了解現場維修程序。
培養未來人才-學年實習專案
我們於2014年8月推動首屆維修實習生專案,並持續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亞東技術學院合作,提供學生生涯探索機會,2017年共錄取15名維修實習生。

我們亦於2016年開始針對站務及服勤工作,與大專院校合作,提供在學學生於大四期間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機制。主要合作學校為: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長榮大學、中華大學、逢甲大學及萬能科技大學,2017年共錄取實習站務員20名及實習服勤員30名。
建立產學動能-鐵道設備實驗室
為促進國內鐵道業之技術提升,台灣高鐵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設鐵道設備實驗室,投入資源組成跨領域技術團隊,雙方共同合作完成實驗室之建置,提升產學合作能力。藉由技術團隊協助設備改善、本土化 (包含替代品、商源、驗證、研發等)、技術生根及人才培育等,進而成為公司的技術備援研究中心,及配合校方規劃成立鐵道相關認證中心,攜手共創鐵道工業新里程。
建立產學動能-產學合作備忘錄
自2012年起,台灣高鐵除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也與國內多所學校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交流、專案合作和研討會等方式生根技術。

人才管理與激勵
台灣高鐵之一般員工每年進行一次績效考核,依考核結果給予評等;評等分為5個等級,依序是「傑出」、「超越要求」、「達到要求」、「需要加強」及「無法勝任現有工作」。

台灣高鐵績效考核流程
2017年應接受考核的員工數為4,185人,實際接受績效考核的員工數為4,183人。未完成考核之兩位員工分別因長期病假及考核期間為安胎假後接續產假,經人員及主管雙方確認後不進行考核。
績優人才晉升與培育
台灣高鐵自2012 年,經內部核定實施Career Path 人才發展計畫,針對績優人才與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設計不同的留任與職涯發展路徑,並結合年度的人力盤點,以滿足新站開設人力需求,主要實施對象為第一線單位之績優人員。第一線單位之績優人員於晉升現場督導前,需接受儲備幹部培訓班之訓練課程及完成一段期間之代理任務,並經能力評鑑後,於管理職開缺時,公司會擇優就任。
為使晉升的審查程序更公平嚴謹,自2017年第一季開始,層級主管(含副主管)職缺晉升及8職等以上所有職位之年度晉升,皆需提報至晉升評議委員會審議,由跨單位主管作為審查委員,被提報者之直屬主管回報被提報者之工作表現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