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低碳,管理能源
我們成立「節能專案小組」負責推動高鐵各車站及基地之節能措施,並定期每3個月召開「節能會議」,追蹤辦理情形,檢討每季用電情形。為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呼應全球減碳的要求,我們自願性辦理2016年及2017年12處車站之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外部查證,取得ISO14064查驗證書,相關查證資訊如下:
年份 |
範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排放源為柴油、汽油、冷媒) |
範疇二: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排放源為外購電力) |
查驗單位 |
證書文件 |
2016 |
1,253.5175 公噸 |
45,630.9776 公噸 |
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PDF檔連結 |
2017 |
1,435.9965 公噸 |
50,533.9868 公噸 |
立恩威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 |
PDF檔連結 |
前揭資訊另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
能耗及溫室氣體排放量
註:
1. 使用能源局2016年能源統計手冊中公告之能源產品單位熱值表。
2. 2018年重新計算車站電力使用量時,將「板橋車站與臺鐵共用之公共區用電量」數據納入,故與2015-2016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數據有所差異。
3. 烏日、燕巢及左營三處基地之太陽能發電設施為電業業者承租基地廠房屋頂設置,發電量皆售予台電。2017年共出售7,155千度。
2017年能源使用百分比
溫室氣體排放量(CO2e公噸)
註:
1. 使用能源局公告之2010~2015年度全國電力排放係數,2017年的計算使用2016年的排放係數。
2. 汽、柴油排放係數參照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3版(106.02)內之對應係數。
3. 範疇一係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針對直接來自於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
4. 範疇二為能源間接排放源,係指來自於輸入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
高鐵三基地三車站之太陽能發電量
自2013年即配合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台灣高鐵烏日基地、燕巢總機廠及左營基地廠區內之廠房屋頂,承租予電力業者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2017年全年發電量達7,155千度,較2016年增加3.8%,皆售予台電;苗栗、彰化及雲林車站站體外圍屋面及遮陽雨庇之太陽能板,2017年全年發電量達248千度,供車站使用,並於2018年完成苗栗、彰化及雲林車站太陽能發電系統之再生能源憑證申請且獲通過,此憑證可作為本公司太陽發電量之證明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之依據。我們將響應國家綠能政策,持續評估於屋頂、停車場、滯洪池等場站空間加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之可行性,以具體行動支持綠能發展。(再生能源憑證PDF檔)
維修基地,落實節能
「節能專案小組」於維修基地持續推動四大節能方案,更採行多項節能措施以落實節約能源。每年旅運人次雖持續成長,但平均服務每名旅客用電度數由2008年0.73度逐年降低至2017年0.32度,較2016年節電5.8%,節電成效顯著。
維修基地節措施
維修基地節能績效
永續環境,綠色車站
台灣高鐵為落實綠建築,建築物皆朝向「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永續環境設計理念,高鐵苗栗站、彰化站及雲林站皆設置太陽能發電設施,並榮獲內政部核發綠建築標章證書及獲頒綠建築標章銘牌。
其他車站主體皆配合現地環境採用不同設計,以減少建築材料及空調負荷,並在各車站管控照明、空調,採行多項節能措施。2017年總用電量減少近240萬度,指標用電度降低至1.41度,未來將透過外單位輔導,持續辦理車站能耗設施操作或汰換改善。預期2018年達成3年累計減少用電5%目標(此節電率計算不含新增3站及與臺鐵共構之車站,為「措施減量」,指針對車站所採行之相關節能措施,評估節省之電量,計算用電量之減量率)。
車站節能績效
2017年新增推動執行中之各項能源管理措施如下:
- 推動烏日與左營基地滯洪池、桃園車站屋頂設置太陽能再生能源系統計畫。
- 持續辦理嘉義與台南車站停車場設置太陽能再生能源系統計畫。
- 基地行政辦公大樓室溫控制於28℃,中午休息時間(12:30~13:30)關閉電燈。
- 持續汰換高耗能照明燈具為LED。
- 車站與辦公室空調溫度設定26℃。
- 依列車時刻表調整電扶梯啟動及停機時間,並於向上的電扶梯加裝變頻器。
- 車站大廳層光線足夠則可利用自然採光方式,照明改以Photo Cell控制開啟。
- 辦理場站配合台灣電力公司於特定通知時間內實施「抑低電量措施」。
- 依據檢討用電狀況,調整燕巢總機廠、苗栗與台中車站的最佳用電契約容量。
列車減碳,邁向低碳
台灣高鐵於2016年1月全車隊完成「列車燈管更換 LED 計畫」, 從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底,累計節電493.7萬度及減少2,606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也透過「列車節能小組」推動「列車駕駛節能運轉」,本節能計畫自2010年11月開始執行,推動節能駕駛至2017年底,相對於2010年已減少19,023萬度的能耗,避免100,307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列車駕駛節能運轉績效
註1:使用能源局公告之2010~2016年度全國電力排放係數,2017年的計算使用2016年的排放係數。
註2:只計入列車運轉耗電,未包含車內照明及空調等用電。
註3:原2016年之平均每公里用電度數為25.83千度,2018年重新檢核計算後更正為25.71千度。
列車駕駛節能運轉績效
從平均每延人公里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每延人公里用電度數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顯見我們近年推動節能措施之成效。
平均每延人公里用電及碳排放
註:
1. 用電量包括車站、基地及列車用電。
2. 2018年重新計算車站電力使用量時,將板橋車站與臺鐵共用之公共區用電量數據納入,故與2015-2016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數據有所差異。
3. 使用能源局公告之2014~2016年度全國電力排放係數,2017年的計算使用2016年的排放係數。
4. 汽、柴油排放係數參照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3版(106.02)內之對應係數。
低碳足跡,綠色運輸
台灣高鐵為國內首家取得「運輸服務碳足跡標籤」之交通運具,並取得第三公正單位發行之「車站間旅客運輸碳足跡」查驗證書及標章。同時在企業網站建置「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專頁、在車上刊物T-Life及高鐵車票揭露碳標籤,進而提升旅客搭乘高鐵進行「減碳旅程」的「綠色消費」意識,並建立「綠色品牌」價值。
為進一步降低高鐵乘客的相關碳足跡,近年來推行更多元票務服務:
水資源和廢棄物管理
在水資源保護上,我們以節約用水、減量及回收再利用為用水管理政策。透過「節能專案小組」並每季召開檢討會議,並隨列車旅次成長,訂定平均服務每名旅客用水量為節水指標。台灣高鐵車站、基地(含燕巢總機廠)及總公司之用水來源,皆為自來水,並無使用地下水。節水成效顯著,烏日基地於2017年12月6日獲頒經濟部水利署節水績優單位獎座。
污水與廢棄物處理
為確實管理污水,台灣高鐵於各基地及自有車站,皆設置污水處理廠,由取得廢水處理證照之人員負責操作,將污水處理至符合放流水標準。除透過環境管理稽核作業,我們更依循「水污染防治措施計畫」與「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要求,定期上網申報污水處理廠放流水水質、水量與事業廢棄物處理量,2017年皆如期申報。
在廢棄物處理方面,各基地與車站廢棄物之回收、清運及處理,皆委託有合格證照之資源回收業與清運處理業者處理,並以焚化爐為最終處置地點。我們採發包簽訂合約方式辦理委託,透過合約機制管理承包商,使其確實依相關廢棄物法規辦理,2017年無違約事項發生,也未發生有關油、燃料、化學物質、廢棄物的洩漏事件。
我們營運產出之廢棄物主要為一般事業廢棄物,並於維修基地及車站推動廢棄物回收,回收廢棄物品項含紙類、塑膠、廢鐵、廢木材、廢銅、廢鋁、廢照明光源、鉛蓄電池、玻璃容器等,統計2017年廢棄物處理總量達6,972公噸,資源廢棄物回收率約15%,回收量達1,077公噸。車站的資源回收和廢棄物比不到10%,未來會持續加強車站垃圾的後端人力分類,以提升廢棄物回收率。
車站及維修基地廢棄物處理
有害與非有害廢棄物的總重量表
2017年廢污水和廢棄物的處理費用共約4,674萬元。重點項目包括污水處理廠設備維修更新、混凝沉澱消毒藥劑、水質檢測、污泥清運處理及廢棄務委外清運等作業內容。
營運管理
台灣高鐵除積極執行行車運輸的低碳措施,也從營運面做起,在各辦公大樓推動節能環保措施,支持環境永續不遺餘力。
註:計算之資料來源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每節省約8333張A4紙(4~6公克),相當需砍伐1棵高度12公尺、直徑15至20公分的樹木;1棵樹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約12 公斤。
總公司歷年節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