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與環境
為落實從興建到營運階段之整體性環境保護工作,台灣高鐵持續推動多方面之環境關懷(包含建置環境管理系統、擬定環境政策、建立環境管理組織、評估相關目標及執行策略等),同時接受交通部與環保署等政府機關審核,並依評估結果制定降低環境衝擊之相關措施。此外,我們於2019年成立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督導各單位執行與定期審查環境目標,並溝通環境管理系統相關業務。
而為檢核環境管理執行效果,我們依「管理系統內部稽核辦法」辦理內部環境品質管理稽核作業,範圍包含各基地與車站,於2019年實施7次稽核,2020年則預定辦理2次。另也藉由各單位每月提送之「環境管理月報」,追蹤環境法規符合度與目標設定及達成情形,外部則由地方環保單位,執行廢水、廢棄物處理情形查檢。2019年於環境保護方面支出總金額共計新臺幣65,763仟元,關於噪音防制相關資訊請參閱「運輸」章節下的「永續承諾」小節。
2019年環保經費支出
此外,我們依「安全舒適、環境保護、減碳節能」三贏原則,研擬短、中、長期之環境管理目標與策略:
目標
環境管理
- 符合環保及環評法令要求。
- 辦理環保業務人員教育訓練。
- 環境管理系統通過ISO 14001:2015 驗證。
溫室氣體管理
- 展延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有效期限。
- 取得車站2019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之ISO 14064 查證聲明書。
廢棄物管理
- 加強廢棄物減量,落實廢棄物分類,積極回收資源廢棄物。
環境管理策略
環境管理
- 遵循法規要求,確實執行環境管理、環境監測及環境保護工作。
- 針對各單位環境管理代表及業務窗口,實施環保業務教育訓練,加強環保法令熟悉度及業務執行能力。
- 辦理ISO 14001:2015 驗證, 透過績效評估、管理審查、外部稽核及持續改善等作為,建置符合國際標準之環境管理系統。
溫室氣體管理
- 辦理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產品碳足跡盤查與查證作業。
- 辦理車站2019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外部查證。
廢棄物管理
- 宣導循環供應及資源再生觀念,推動源頭減廢,並強化廢棄物分類與回收。
目前達成情形(至2020年12月)
環境管理
- 2019年無違反環保及環評法令案件;2020年亦無。
- 2019年於7/18、8/22、9/26、10/17辦理4場環境教育訓練;2020年於7/16、8/13、9/17、10/15、11/19辦理5場,每場次訓練時數6小時。
- 2019年度完成環境管理相關程序書修訂並成立「環境管理委員會」,召開環境管理工作會議及辦理環境管理系統績效評估作業;2020年9月通過ISO 14001:2015驗證取得證書 (PDF檔連結)。
– 頒發組織:BSI
– 有效期限:2020/9/25~2023/9/24
– 認證號碼:EMS 682611
溫室氣體管理
- 2020年11月完成申請展延碳標籤5年有效期限,獲頒更新的碳足跡標籤證書(碳標字第2014910001號),認證碳足跡為:32 gCO2e/每人-每公里(每延人公里),並因達到3年內減碳量3%以上之承諾(減碳達4.91%),再獲頒「減量標籤證書」(減碳標字第R2014910001號)。
- 自願性辦理2016~2018年12處車站之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外部查證,取得ISO 14064-1查證聲明書;2019年的車站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於2020年5~8月完成盤查,9月進行第三方查證作業並取得ISO 14064-1查證聲明書。
生態保育
- 2019及2020年持續贊助水雉生態園區新臺幣114.3萬元/年。
廢棄物管理
- 持續宣導循環供應資源再生觀念,推動源頭減廢,並強化廢棄物分類與回收。
目標
能源管理
- 推動車站及基地節能減碳措施,以車站(不含台鐵公共區)及基地之平均每服務旅客用電量為指標,每年節電率大於0.86% 為節能目標。
水資源管理
- 加強車站及基地節水措施,以平均服務每名旅客用水量為指標,每年節水率大於3.42% 為節水目標。
溫室氣體管理
- 以每延人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指標,每年減碳率大於1.5% 為碳排放目標。
環境管理
- 落實環境管理系統,再次通過ISO14001 驗證。
- 辦理企業員工的環境教育訓練。
廢棄物管理
- 持加強廢棄物減量,落實廢棄物分類,積極回收資源廢棄物。
環境管理策略
能源管理
- 持續推動「節能自主管理、減少用電量、轉移尖峰用電及合理用電」等四大節能方案。
溫室氣體管理
- 力行節能措施,持續提升高鐵運量,降低每延人公里碳排放量。
環境管理
- 透過環境管理系統,持續擬定管理目標,落實執行,檢查結果,並進行改善。
- 辦理環境教育訓練,強化一般員工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深化環境永續發展理念。
廢棄物管理
- 持續宣導循環供應及資源再生觀念,推動源頭減廢,並強化廢棄物分類與回收。
目前達成情形(至2020年12月)
能源管理
- 2020年統計至第三季,以平均每服務旅客用電量為指標,因高鐵運量受「COVID-19」疫情影響,旅次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達19.25%,致場站(基地及車站)服務每位旅客用電量增加0.27%,未符合節電目標。
水資源管理
- 2020年統計至第三季,以平均每服務旅客用水量為指標,因高鐵運量受「COVID-19」疫情影響,旅次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達19.25%,致場站(基地及車站)服務每位旅客用水量減少0.24%,未符合節水目標。
溫室氣體管理
- 2020年統計至第三季,以每延人公里單位排碳量為指標,公司每延人公里碳排量減少4.89%,符合碳排放目標。
環境管理
- 透過環境管理系統,持續擬定管理目標,落實執行並依檢查結果進行改善,以再次通過ISO 14001驗證。
- 持續辦理環境教育訓練,強化一般員工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深化環境永續發展理念。
廢棄物管理
- 持續宣導循環供應及資源再生觀念,推動源頭減廢,並強化廢棄物分類與回收。
目標
廢棄物管理
- 加強廢棄物減量,落實廢棄物分類,積極回收資源廢棄物。
環境管理策略
溫室氣體管理
- 建置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清冊」,進行總量盤查與查證,研訂減量措施與優先順序。
環境管理
- 建置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強化能源管理工作。
廢棄物管理
- 持續宣導循環供應及資源再生觀念,推動源頭減廢,並強化廢棄物分類與回收。
目前達成情形(至2020年12月)
溫室氣體管理
- 建置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清冊」,進行總量盤查與查證,研訂減量措施與優先順序。
環境管理
- 建置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強化能源管理工作。
廢棄物管理
- 持續宣導循環供應及資源再生觀念,推動源頭減廢,並強化廢棄物分類與回收。